大明王朝 1566:刚刚审完杨金水,为什么嘉靖就火速召回了吕芳?
毕竟吕芳跟着嘉靖几十年,又是被发配去守陵,审完杨金水就把他叫回来,怎么看都像老皇帝心软。
毕竟吕芳跟着嘉靖几十年,又是被发配去守陵,审完杨金水就把他叫回来,怎么看都像老皇帝心软。
你看他干的事:腊月二十九打死钦天监监正周云逸,明着是按嘉靖的意思办,实则是想在皇上跟前表忠心,觉得周云逸说天不下雪是皇上做得不好,把皇上惹毛了,自己把人打死,就能让嘉靖看见他的狠劲、他的忠心。
上周五的时候发了一篇推送,聊一部新剧,内容是基于该剧前6集的内容表达了我的失望,可随之而来也收到了不少粉丝的批评,大致的意思是,我不该只看了6集就发言,这么快写稿只是在蹭热度云云。
看《大明王朝1566》时,总有人觉得吕芳在御前会议帮严嵩说话,是犯了糊涂。
吕芳是司礼监掌印,伺候脾气难以捉摸,疑心病十足的嘉靖四十年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看《大明王朝1566》时,总觉得高翰文能从诏狱活着出来,全靠海瑞那句“只有沉默,才能出狱”。
他是吕芳最疼的干儿子,办事利落,对吕芳忠心耿耿,连嘉靖都夸他“会来事”。
吕芳不把他留在身边护着,反而打发去裕王府看孩子,这看着像流放,实则是把最险的棋走成了最稳的路。
说起来,你真没法想象一个太监能嚣张到什么地步。陈洪,从前是伺候刷尿盆子的下人,一路熬成了司礼监的秉笔大太监,还成了北京城里有头有脸的“人精”。可是他心里,一点没因为这一路的提拔而感激他那“干爹”吕芳,反而总琢磨着怎样才能把吕芳手里的掌印太监的差事抢到自己手上。
我在(大明王朝1566》用具体详尽可信度高的数据说话,是否有用?)这篇文章中,分解了第二轮争执,今天分解第三轮争执;
这剧情搁现实里简直比小说还魔幻,但细看下来真的跟《大明王朝1566》里那位装疯卖傻的杨金水有异曲同工之妙——同样是身处权力漩涡,同样用“疯癫”作为生存手段,现实与历史的剧本,居然如此相似!
陈洪刚掌司礼监那阵,半夜揣着点心去徐阶府上,腰弯得跟个虾米似的,说什么“老祖宗(嘉靖)跟前,还得靠徐阁老多提点”,明摆着要结盟。
大明王朝1566》是一部以嘉靖年间为背景的权谋剧,它于2007年在湖南卫视首播。
第一集开场,京城久旱逢雪,小太监们欢呼“下雪了”,东厂提督冯保却立刻捂住他们的嘴,呵斥“不准喧哗”,随后独自赶往玉熙宫向嘉靖报祥瑞。这一细节看似是冯保贪功,实则是**宫廷权力链的残酷缩影**:
有人统计过,明朝最权势滔天的太监,一个月能批六合,万人敬畏。可是,他们的命运又有多戏剧性?你知道吗,在那风云激荡的宫廷中,被寄予厚望的杨金水,居然始终没挤进权力核心——司礼监。这不是官场版的“千军万马挤独木桥”,而是人生版的“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”?为什么一位
·嘉靖的"制衡术"。嘉靖对"结党"的敏感本质是对权力失控的恐惧,但他默许吕芳与内阁接触,恰是帝王心术的体现。通过吕芳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"中间人"角色,既保持对内阁的监视又避免直接撕破脸。
《大明王朝1566》大剧拉开序幕,是东厂提督太监冯保,下令杖责钦天监周云逸的场景。
我在(《大明王朝1566》对话分析:如何优雅怼人,同时立于不败之地?)这篇文章中,已经分解出了三方利益集团,并开启了第一轮争执的分解,今天是第二轮争执;
《大明王朝1566》中吕芳收到浙江送来的奏章,好脾气的老祖宗,气得大骂严嵩、严嵩要干什么?
大明王朝1566,虽然讲的是大明的职场,但是对现代人还是有启示的,职场中为人处事道理都是一样的。